去毛刺冷打電源的電極磨損自動補償技術

去毛刺冷打技術通過高壓電源驅動電極與工件間產生電弧放電,實現金屬零件毛刺去除,電極在長期使用中會因電弧燒蝕產生磨損,導致放電間隙增大、能量密度下降,進而影響去毛刺效果。傳統電源需人工定期更換電極,不僅降低生產效率,還易因間隙調整不當導致工件損傷。
電極磨損自動補償技術需實現 “磨損檢測 - 間隙調整 - 能量適配” 的一體化控制。硬件上,設計電極磨損檢測單元:通過高精度位移傳感器實時監測電極長度變化(測量精度 0.01mm),搭配電流采樣電路,當電極磨損導致放電電流下降 10% 時,觸發補償機制;補償執行環節采用伺服電機驅動電極進給機構,根據磨損量自動調整電極位置,維持放電間隙穩定(設定間隙 0.1-0.3mm),同時電源輸出電壓隨間隙變化實時微調,確保放電能量密度恒定。
軟件層面,開發磨損預測算法,基于電極材質、加工工件數量、放電參數建立磨損模型,提前預判磨損趨勢,實現預防性補償;設置多組補償參數庫,適配不同材質電極(如銅電極、鎢電極)與工件(如鋁合金、不銹鋼)。在汽車零部件去毛刺生產線測試中,該技術使電極更換周期延長 3 倍,去毛刺合格率穩定在 98% 以上,生產效率提升 40%,大幅降低人工維護成本與工件報廢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