蝕刻設備高壓電源等離子體鞘層智能調節

在半導體蝕刻工藝中,等離子體鞘層(位于等離子體與工件間的電離層,厚度幾 μm - 幾十 μm)的特性直接決定蝕刻速率與均勻性。傳統蝕刻設備高壓電源采用固定輸出參數,難以適應不同工藝(硅刻蝕、金屬刻蝕)下鞘層的動態變化,導致 12 英寸晶圓蝕刻均勻性超 ±8%,高深寬比溝槽側壁垂直度不足 85°,無法滿足 7nm 及以下制程需求。
構建等離子體鞘層智能調節系統,需整合監測、控制與學習功能。監測模塊采用 Langmuir 探針(采樣頻率≥1kHz)實時檢測鞘層電位與電子密度,結合光學發射光譜(OES)分析等離子體成分,實現鞘層狀態的精準感知;控制核心采用 “PID + 模糊控制” 算法,當監測到鞘層厚度偏差超 5% 時,自動調節電源輸出電壓(100V-10kV,精度 ±1V)、頻率(1kHz-100MHz,精度 ±10Hz)及脈沖占空比(5%-50%),同時針對大面積晶圓,采用 8 通道電源協同控制,每個通道根據對應區域鞘層數據獨立調節;此外,引入 BP 神經網絡模型,通過積累 1000 + 組工藝數據,實現鞘層變化趨勢預判,預測精度≥95%,提前調節電源參數以規避蝕刻缺陷。
在 12 英寸硅片蝕刻實驗中,該系統使蝕刻均勻性從 ±8% 提升至 ±3%,蝕刻速率穩定在 500nm/min(波動≤5%),高深寬比溝槽側壁垂直度達 89.5°,完全滿足先進制程蝕刻要求,為蝕刻設備的智能化升級提供了關鍵技術路徑。